春节假期,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火热开展,所谓“旧的不去,新的不来”。在供给过剩、需求不足的情况下,“以旧”减少了“库存”,“换新”刺激了需求,进而打通经济运行的“堵点”,实现“一子落而全盘活”。
旧机换新颜,消费焕新生。消费品以旧换新对整个行业产业链产生了深远的重塑效应。在上游,刺激了生产制造企业的研发与生产积极性,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耐用性、可回收性与智能化升级,以适应循环消费的趋势。在中游,物流与回收企业迎来新机遇,专业化、规范化的回收处理流程正在形成,有效提高了资源的回收利用率。下游的销售端则通过以旧换新活动增强了客户黏性,拓展了市场份额,推动了新零售模式的发展。
如今,市场已进入存量改造时代,新一轮大规模家电“以旧换新”蓄势待发。如何把消费市场这个炉子烧得更旺?
以旧换新应该充分激发生产企业、平台企业、回收企业、拆解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多方积极性,让“企业愿意干,消费者愿意换”,通过良性循环让市场真正动起来。例如,生产企业应着重提升产品竞争力,加大研发投入,凭借高性能、高质量与创新性产品激发消费者换新动力,并注重绿色设计,方便后续回收拆解。同时,生产企业要与平台、回收企业携手,为参与以旧换新的消费者送上价格优惠、赠品、延长质保期等福利,降低换新门槛;还可自行或与回收企业合作搭建回收网络,完善逆向物流体系,保障旧产品能高效回流。
发挥以旧换新的潜力,宣传环节至关重要。政策宣传文件要内容清晰、表述简洁,让老百姓一看就懂,明白政策导向和政府的意图。同时,综合运用“线上+线下”多种方式,如短视频平台、微博微信、抖音平台、电话回访、入户宣传等方式,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,尤其是农村地区,务必让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。同时,要畅通民意反馈渠道,及时了解民众心声,结合市场实际情况,推出更有力度的改善措施。
“以旧换新”既不能让生产企业“换”出“歪心思”,更不能“换”来劣质产品。相关部门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,做好家电“以旧换新”的全流程监管。尤其要着重督促参与以旧换新活动的企业,确保将回收的废旧家电完整无误地交付给正规拆解企业。对于骗补、套补行为,要坚决抵制,杜绝地方保护主义的滋生。一旦发现此类违规行径,必须即刻展开查处,并及时予以通报,对以旧换新过程中的骗补、套补行为始终秉持“零容忍”的坚定态度,绝不姑息迁就。与此同时,需持续强化对“以旧换新”活动的监督检查工作力度。密切跟踪市场价格动态,及时掌握价格变化情况,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与整顿。以此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确保社会经济秩序稳定有序,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、蓬勃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新华社发 徐骏作
全国范围以旧换新热度不减,是当下消费市场暖意渐浓的缩影。随着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,覆盖范围不断扩大,对消费者而言,能够用更实惠的价格购置到品质更优的产品;从企业角度看,成功实现了销量增长与库存清理。可以预见的是,未来以旧换新支持政策将不断加力和扩围,惠及更多消费者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。(簟秋)(图片源自网络)